工程建设>

第十届中国(武汉)国际园林博览会景石工程

产品描述
  第十届中国(武汉)国际园林博览会景石工程
  建设单位:武汉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
  施工单位:武汉市科发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
  项目位置:武汉市硚口区金山大道
  竣工时间:2015年9月
  其施工范围包括:1、荆山主峰景石,2、高山流水,3、南入口景石,4、二十四景景石,5、主要视线焦点景石,6、配景石,7、石器设等七个部分。
 
  荆山主峰景石
  采用泰山石,产自山东泰山,其质地坚硬,基调沉稳、凝重、浑厚,外表多见不规则撕裂状,颗粒较粗,纹理清晰,画面突出,对比色调强烈,备阳刚豪放气概。五块泰山石采用传统”五石“组合摆法,分两组,主石有”山形“配以一卧、一点独成一景;另外两块一立一卧,两组又相互呼应。整个群置景石主从有别、宾主有序、搭配适宜、高低错落、顾盼呼应。石低辅以乱块铺地,杂而不乱,厚重感强,野趣横生,山野风味浓郁,既凸显出泰山石的雄厚,也体现出整体自然协调。给游客一种如入水墨画之境,五岳独尊,泰山为首,五块泰山石相互呼应,给人以”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“之气概。
  (一)、特点
  1、为整个园区最突出的地理环境,荆山顶峰为整个园区的最高处,其标高为45M。
  2、由于本标段地形复杂,施工难度较大,施工质量要求较高。
  (二)、难点分析及关键施工工艺环节分析和对策
  针对荆山的特点,结合公司对图纸的分析、现场的了解认为有以下难点和关键施工工艺:
  1、难点分析
  (1)、本地处东西湖区,为了确保施工进度计划的顺利进行,如何能在不影响工期的前提条件下,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、交通、施工噪音、夜间施工等管理。
  (2)、由于地形复杂,施工难度较大,施工质量要求较高,如何合理地理顺施工中各工种、各道工序与其相冲突的环节,在施工前必须考虑的问题。
  (3)、施工周期短,如何加快工程进度,确保各工种、各道工序交叉顺利施工。
  (4)、主园路至荆山施工材料运输因难,因荆山顶峰高度45M、堆土深度在1—15米、且堆土时间短、存在沉降不均衡隐患。
  2、关键施工工艺
  (1)、发挥公司优势和成熟的园林施工工艺,科学的组织交叉流水业,精心施工。
  (2)、为保证施工如质如期按时完成,修一条4米宽沿施工区至荆山景观顶峰材料运输便道,做法:用大功率振动压路机反复碾压原回填土多片、使之地基承载力达到20T/M2、上辅500厚砖碴分层碾压,山顶约800-1000平米场地也一并处理。待天气晴好3-4天,路面干燥后,薄弱路段铺设3公分厚钢板路至山顶,山顶处间铺约800-1000平米空地。钢板路修好后,吊车先上山打脚伸臂等候。大挖机、主景石车、装载机依次序上山。为防牵引力不够,拟前用挖机拖拉,后备装载机推耸,协助主石车至山顶。
 
 
  高山流水
  高山流水采用千层石,产自安徽灵璧,纹理清晰,仿佛水波冲刷而成,时有起伏、波折,色泽与纹理协调,叠石造山”按纹合掇“,驳岸与水体环境有分有合,与绿地合二为一。纵深层次的剖面配置使沿岸立面得以极大丰富,以线为主,”点“、”面“结合,景石与水景融合,营造出跌水,瀑布等景致;高低起伏的立体创作,假山层层叠叠,颇具艺术美感,山峙渊渟,浑然天成,上下一体,;软硬配合的布置,有隐有显,有断有续,在植物选用上,特选了许多临水植物,与环境相得益彰,有百态缤纷的氛围;蜿蜒曲折,有聚有散,以聚为要,蜿蜒意味着岸线的延伸,也是视觉的扩展。曲径通幽处,听着流水的声音,仿佛小石潭中传出琴声,在等候知音的到来,高山流水,似画似景,时动时静,婉如人间仙境。
 
  (一)、特点与难点分析
  1、高山流水景观河等地形起伏有致,高低相距较大。施工难度大,工艺要求较高。
  2、施工周期短,施工范围广,工序复杂,不仅需要考虑到整个大环境的相互协调,且需要尊重该地域的场所特征。
  3、施工材料运输因难,景石进场难度大。
  4、整个水系面积大,且蜿蜒曲折,水系防水是难点,驳岸叠砌是工艺中的重点,需要考虑到驳岸自身的基础、沉降缝等。
 
  (二)、解决办法
  1、砖碴分层碾压,路面干燥后,薄弱路段铺设3公分厚钢板路,保证材料和景石的顺利进场。
  2、严格按照驳岸的施工工序。测量放样;土方的开挖,对土质差的地段,考虑到塌方的问题,合理设计坡比,或者用挡土板进行支撑;防水毯的铺设,基础的施工,尽量减少缝穴,灌浆饱满,千层石驳岸的叠砌,低起伏的立体创作,层层叠叠,成熟的艺术手法。
 
 
  南入口景石
  南入口景石采用花岗岩,产自山东莱州,其结构均匀,质地粗犷坚硬,颜色美观,凹凸有致,南入口景石由十余块生劈花岗岩组合而成,整体浑厚沉稳,层次分明,大小错落有致,冠线呈自然折线状,有棱有角。作为园博园南入口标牌,轮廓线突出,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。
  南入口景石的施工中的难点在于块石的挑选方面和块石面层的处理。
  解决办法:施工前制作景石模型,对景石组合、形状进行反复研究;在挑选块石方面,邀请景石专家现场指导;块石面层的处理方面,专业的操作人员进行面层的加工、火烧等处理。
 
 
  二十四景景石
  二十四景景石和主要视线焦点景石选用了长江石、太湖石、三峡石、花岗岩、黑白道、灵璧石等,分别产自湖北、安徽、山东等地,既有独立置石,即”孤置“,突出个体欣赏价值,作为局部的构图中心,大多放在多个视线的焦点上,并有”景点题名石“的功能性作用;亦有景石组合,即”对置“和”群置“,对置和群置的景石可起到装饰环境的配景作用,大多置于视线集中的草坪、广场、水边、路口或园路转折处,突出主景并与环境相谐调,与植物、水体、建筑物相互照应,使景石在环境中犹如一幅生动的画面。
 
夏雪薇澜
 
寒梅映雪
 
霞影枫坡
 
松墨浮香
 
棠梨水韵
 
云中绯樱
 
  古岭松涛
  景观挡土墙,选用的是安徽灵璧黑白道景石,在叠砌手法上高低错落,连绵不断,根据纹理走向自然拼叠,整体敦厚雄浑,同时也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;在适当的位置预留种植穴,与植物相互呼应,野味横生。
 
 
  主要视线焦点景石
 
 
 
  配景石
  配景石选用三峡石、黄蜡石、水冲石、龟纹石、太湖石和莲花石等,选石因地制宜,尽可能选用本地景石,既节约运输成本,又易于形成荆楚地域特色。配景石主要置于东入口、荆山周边、5号服务区和7号服务区周边、花谷、雨水花园、张公提、1-3号桥沿线等地方。配景石是将山石零星放置,所谓”攒三聚五“,散漫布置,有立有卧,或大或小。在山坡山头、池畔水际、花境路旁都有散置,与周边紧密结合。布置特点在于有聚有散、有断有续、主次分明、高低起伏、顾盼呼应、一脉既毕、余脉又起、层次丰富、比例合宜、以少胜多、以简胜繁、小中见大。追求与环境谐调,注重表现自然野趣和朴实的审美效果。
 
 
  石器设
  散点于园博园中的石磨、石碾、牲畜食槽、石钵、云盆等几千余件,往日具有实用功能的农家器设,如今大多废弃。园林人独具匠心,收集组合,废物利用,形成园博一道独特风景。让人观赏后心绪马上平静下来,浓浓“乡愁”顿生,勾起一幕幕儿时的回忆。
 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