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推广 >
浏览量:
一、项目提出的背景
天牛虫灾是我国林业第三大昆虫灾害类型。天牛在幼虫阶段,钻蛀树木枝干,取食树木主干和大枝的韧皮部和木质部,影响养分和水分的输送,以致在树木内部形成永久性的空洞和缺损,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,甚至可造成树木整株枯死;在成虫阶段,啃食树木的嫩枝和叶片,造成枝稍枯萎,长势衰弱,还可传播线虫或病毒,对树木造成更大甚至毁灭性的灾害。

(受天牛钻蛀危害后的法国梧桐流出树液)
在武汉市以往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,由于针对天牛的防治方法单一;未进行全市统防统治;防治工人的技术水平有限等种种原因,防治效果并不理想。大量景观树种长期遭受天牛危害,树木长势受到影响,观赏效果受损;树干被天牛蛀空,存在着安全隐患,容易发生树干、树枝掉落砸伤行人的事故;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,也给武汉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。

(受天牛钻蛀危害后的红叶碧桃)
随着生物防治技术(天牛天敌:肿腿蜂)的实践应用,给武汉市天牛虫害治理提供了新思路、新方法。以生物防治技术为核心,以物理防治、化学防治为辅,便可针对天牛虫害进行高效、环保的综合防治;在解决积累多年的天牛虫害问题的同时,减少了农药使用对武汉市生态环境的破坏。天牛综合防治项目,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。

(天牛天敌:肿腿蜂)

(肿腿蜂成功寄生天牛幼虫)
二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
(一)通过天牛综合防治,阻止和减少天牛对树干的钻蛀,减少树木树洞的产生,以消除安全隐患,避免树干、树枝折断砸伤行人、车辆。
(二)通过天牛综合防治,减少景观树种受到的天牛危害,使景观树木良好生长,提高景观树种的观赏度和美感度,为武汉市民提供环境优美的宜居环境。
(三)通过天牛综合防治,减少天牛的数量,使天牛数量达到可控范围,避免树木因天牛传播而造成大面积病虫害。
(四)天牛综合防治,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,以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为辅,可减少农药的使用,保护生态环境。
(五)通过天牛综合防治为期三周年的综合治理,为后期天牛虫害治理减少难度和工作量,为武汉市节省了后续病虫害治理的资金。

(释放天牛天敌—肿腿蜂,自主搜寻并寄生天牛幼虫)
天牛综合防治核心技术是生物防治,生物防治遵循了自然规律,应用了生物链中“一物克一物”的原理,用肿腿蜂、蒲螨来对付天牛,能够达到绿色、环保的要求,有别于传统的喷洒农药防治方法,避免了农药对树木的二次污染以及对环境的影响。肿腿蜂和蒲螨是天牛的天敌,能够自主搜寻藏匿于树木中的天牛虫卵和幼虫,杀死虫卵和幼虫并产卵进行自然扩繁,克制天牛的生存繁衍。

(物理防治方法——人工掏挖天牛幼虫)
(二)天牛综合防治准备工作
1.提前监测预报,准确掌握天牛虫害动态,针对天牛发生特点和规律,制定监测方案,确定重点监测区域。开展长期定点监测和定期疫情普查,发现害虫,尽快查清发生范围,进行治理。
2.采取综合除治,提高防治水平,发现虫害,综合运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、并辅以生物药(制)剂防治,采取人工掏挖虫卵、幼虫,捕捉成虫,释放天敌,埋施药剂等方法,抓住天牛产卵期、幼虫危害期、成虫羽化期,组织多形式、多环节灭杀。

(化学防治方法—药剂喷干)

(化学防治方法—药物预埋)